「基督耶穌的僕人保羅,和提摩太,」 "Paul and Timothy, bondservants of Jesus Christ," 「保羅和提摩太」"Paul and Timothy" 在一個引言中的兩個基本指標:發信人和收件人。上述的片語乃是指發信人,但聖靈卻是(使用這些人的)真正聖經的作者。 這裏我們看到一個年老者和一個年輕人一起事奉。提摩太就像是使徒保羅「貼身的袖珍版本」。這是一個美麗的團契。一個老人和一個年青人並沒有甚麼共同點。他們的慾望、追求的和感興趣的事都完全不同。但是,只有一件事是他們共同都擁有的 – 主耶穌基督。耶穌基督打破了分隔人之間的距離。 他們有不同文化背景:保羅是純種的希伯來人;提摩太則是一半猶太和一半外邦的血統,他是雜種!既不是猶太人也不是外邦人,非魚非禽!但這兩人卻在一起,是耶穌基督作成這種關係的影響。 他們所受的教育是截然相反:保羅乃從小就在迦瑪列門下受培育成長(徒22:3),等同於今天的研究院學歷,他受了很好的訓練,不像那十二個漁夫使徒,他又寫了一半的新約聖經;但提摩太卻未有任何受過正式教育的記錄,亦沒有任何學術成就。但他們卻是在基督裏能夠聯合在一起。只有在基督裏他們才有共同的相近基礎。 「基督耶穌的僕人」"bondservants of Jesus Christ" 保羅,按他的習慣,在前表明了他和基督的關係。就與基督的關係而言,並沒有中立可言!保羅和提摩太都是「基督耶穌的僕人」。在這觀點下,他們乃是完全屬於耶穌基督的奴隸。在第一世紀的羅馬帝國約有五千萬個奴隸,一個奴隸甚至連一隻動物的權利也沒有。保羅和提摩太沒有權利,「我們的全人,靈、魂、體都屬於基督。祂可以按祂所要的向我們作任何事。我們已放棄了我們生命的權利。我們屬於萬王之王主耶穌。」這就是在祂那裏,我們得著的真正自由!百年之後我們站在現代那一位的偉人面前並沒有多大分別,但百年之後我們站在基督身旁多遠卻是極之重要。那將會決定我們在永恆中將會在那裏。它將為我們如何去過我們這一生定下界線。你是否對成為一個奴隸感到興趣?成為耶穌的奴隸就是擁有無人能有的一種自由。我們原是已是一個奴隸,「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僕」(約8:34)。不是因一個奴隸制度的問題,而是到底我們是作了誰的奴隸:是罪還是耶穌基督。 保羅在監牢中結束他燦爛的事業,他藉著斷頭台被提升到天堂 - 他被羅馬政府斬首。這是昔日的掃羅的簡略記述,他不畏縮地把生命獻了給基督。 原則: 我們應該以感激的心來事奉祂。 應用: 因祂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我們都屬於耶穌基督。因此,我們應該以感激的心來事奉祂。 我們是否在事奉自己?你是否願意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獻給耶穌基督?你對祂的事奉是否出於感恩?
腓1:1 中
「寫信給凡住腓立比,在基督耶穌的眾聖徒,」 "To all the saints in Christ Jesus who are in Philippi, 「寫信給凡住腓立比,在基督耶穌的眾聖徒」 "To all the saints in Christ Jesus who are in Philippi" 在新約中,基督徒有六十二次被稱為「聖徒」。聖徒乃是因著重生(非只得一次出生)而與其他人分別出來,屬於神的特別的人。 聖徒乃是活在地上的人。一個聖徒可能不一定會是聖人一般似的,噫!這就是為甚麼時常很難去分辨出誰是或誰不是聖徒。 這裏,「在」字表達出兩種稱呼用法:一是屬靈上,另一是身體上。 屬靈上:「在基督耶穌的眾聖徒」; 身體上:「凡住(在)腓立比」。 「在基督耶穌」 「在基督耶穌」是我們屬靈上的稱呼。這表達我們在基督裏來到上帝面前的永遠身份或狀態。耶穌基督給我們權柄去親近神。我們在天父面前擁有與祂同樣的狀態,我們已被稱義 - 被宣告為義人,如同祂在天父面前一樣的義。 祂有永恒的生命,所以我們也有永恒的生命。 「凡住(在)腓立比」 「凡住(在)腓立比」乃是一個身體的稱呼。為了要抓著腓立比書的信息,我們必需要了解這書的一些背景。 使徒行傳把很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外邦人的偉大使徒(保羅)的三次偉大宣教旅程上。而每次旅程都一次比一次更延長,且一次比一次更有果效。 第二次宣教旅程,是由保羅拒絕那在第一次旅程離開的馬可約翰作開始(他其後再次接受馬可為基督的僕人之一)。保羅和巴拿巴因這事而分開。保羅選擇了一個新的成員,西拉。他們離開在安提阿的家鄉根據地,向北面及西面走,到了提摩太加入他們這團隊的路司得。 在使徒行傳十六章,路加在特羅亞也加入這團隊。現在已有四個人在這福音 的團隊中。這團隊是開始把福音帶入歐洲的先鋒,也開創了在腓立比的事工。 據我們所知,在腓立比並沒有一個基督徒。在這複音隊來之前,這是個從未接觸過福音的處女地方。你會如何去得著這樣的一個城市呢?你不可能再去改進使徒們的方法。他們下到那裏並「講論」福音(徒16:13)。 使徒行傳16:14 說:「主就開導她(呂底亞)的心,叫她留心聽保羅所講的話。」呂底亞,一個做生意的婦人,成為第一個的信徒,不僅是腓立比,更是歐洲的第一個信徒。 第二個在腓立比的信徒乃是另一個婦人 - 一個被巫鬼所附,且能說出未來事的女人。能說預言並非全是戲法!原因:被鬼附。她能說未來的事,並且離奇地準確。她被一班主人所控制,並使他們大得財利。當她成為基督徒後就失去了預知未來的能力,保羅和西拉則被他們抓捕且關到監牢裏。他們把他們關進「內監」,而在那裏他們卻舉行了一個神聖的音樂會(徒16:25)。通常不需有太多事情便會叫我們失望和被擊倒;然而他們的信心卻不被失望所威嚇。 神用駭人的方式來得著那獄卒的注意力。他對神的偏見因而消失,並且懷抱耶穌為他的救主。這個有罪的治安官親身地認識了耶穌基督。 這三個個案就開始了腓立比的教會。多麼混雜的一群!一個商業婦女,一個被鬼附的女孩和一個獄卒。這成為歐洲第一間教會的核心! 保羅在完成了他的第二次旅程; 而在第三次旅程,曾兩次探訪腓立比。保羅是在十二年後羅馬的一個監牢寫腓立比書的。 原則:神使用混雜的一群來開展了歐洲的福音工作。 應用:如果神能用那混雜的一群,肯定地祂亦可以大大地使用你和我,去推展祂在這世界的計劃。
腓1:1 下
「和諸位監督、諸位執事」 "with the bishops and deacons:" 對新約教會有一些認識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並不是指個別的宗派,而是新約中的地方教會。 「教會」這字或它的複數在新約中出現了114 次,但它卻沒有在舊約中出現。114 次的其中98 次是指在特定的地理上的地方教會;而有16 次是指「教會就是祂的身體」(弗 1:22-23),她被指是個有機體,且是不能實際捉摸的,因為大部份的她乃是在天上。它乃是那些在各地個別地去認識了基督的人所組成的那個基督的身體。 而在這經文中提及兩群的事奉領袖:諸位監督和諸位執事;這些人是對教會負有責任的。 注意:「聖徒」、「監督」、「執事」,這些字全部都是眾數的。提多書 1:5 說:「我從前留你在革哩底,(原因)是要你將那沒有辦完的事都辦整齊了,又照我所吩咐你的,在各城設立長老(們)。」注意「長老」這字是眾數的。 長老的資格如下:「若有無可指責的人,只作一個婦人的丈夫,兒女也是信主的,沒有人告他們是放蕩不服約束的。監督既是...」(提多書1:6-7),這裡所用的「監督」的字與腓立比書1:1 的「監督」(bishops or overseers)為同一個名稱,所以「監督」和「長老」兩字在新約中是可以交替使用的。一個監督是一個長老,而一個長老亦是一個監督。 聖經說:「你們要依從那些引導你們的,且要順服;因他們為你們的靈魂時刻儆醒,好像那將來交帳的人。你們要使他們交的時候有快樂,不至憂愁;若憂愁就與你們無益了。」(來13:17)。另一經文提到要尊重領袖的另一個評論:「弟兄們,我們勸你們,敬重那在你們中間勞苦的人,就是在主裏面治理你們,勸戒你們的。又因他們所作的工,用愛心格外的尊重他們;你們也要彼此和睦。」(帖前5:12-13)。 在我們今天的地方教會中有許多的分裂和猖獗的不和諧,通常是由於我們對神所立的神聖領導秩序缺乏了尊重。 原則:如果一間教堂尊重它的領導,神將會賜給他們「和平」。 應用:我們每一個都應對我們地方教會的領導,有公開地肯定的支持。